继电器的选型如何开展,注意以下几点
2025.05.12继电器是控制、保护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元件,当输入量达到设定值时,用来打开或关闭一定数量的电路,并可实现各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,在电路中发挥着自动调节、控制、保护等重要作用。要用好继电器,使其充分发挥作用,正确选型至关重要。
继电器的种类繁多,根据是否有机械转动部件,可以分为机电型和静态型两大类;根据在控制、保护系统中的作用,继电器又可分为测量型和辅助型两大类。其中,测量型继电器可以直接反应电气量变化,包括电流继电器、电压继电器、功率方向继电器、阻抗继电器、频率继电器、差动继电器等。辅助型继电器用来改进和完善保护功能,包括中间继电器、时间继电器及信号继电器等。继电器的选型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。
1 、确定继电器的选型原则
所选继电器应满足控制、保护系统对快速性和可靠性的要求,即固有动作时间短、接线方式简单且具备必要的抗干扰措施,同时,应兼顾经济性和兼容性,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,降低投资和维护费用。
然而,继电器的快速性、可靠性和经济性往往是矛盾的,继电器的性能越好,价格也就越高,兼容性也越差,选型时应从实际出发,区别对待,如果被保护设备数量多、各继电器间联系紧密,则强调快速性、可靠性,反之则强调经济性,求得最优情况下的统一。
2、 确定继电器的种类
应按被控制或被保护对象的工作要求来选择,如电压继电器、电流继电器、中间继电器、时间继电器等。
其中,电流继电器多为过电流继电器,反应电流增加而动作,欠电流继电器虽也有应用,但占比很小,仅用于直流电动机及弱磁保护系统;电压继电器分为过电压继电器和欠电压继电器,分别在电压升高和降低时动作,选型时应注意区分,防止用错。
3、 确定继电器的额定参数
继电器的额定电压,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,应按照其所处回路的电源电压类别进行选择,根据型号不同,可以是直流电压(12,24,48,110,220V等),也可以是交流电压(220,380V等)。
对于有指示灯的继电器,绿灯表示直流型,红灯表示交流型。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同一个继电器,接线方式不同时,继电器的动作值也可能不同,如:2个线圈电流继电器线圈串联时的动作电流是并联时的一半,2个线圈电压继电器线圈串联时的动作电压是并联时的2倍。
4、 确定继电器的触点参数
继电器的触点数量应充足,必要时,可以考虑增设中间继电器,对触点数量进行扩展;同一组触点工作于不同电压下时,触点的容量也不同,因此,继电器参数中的触点容量可能有多个数值,所选继电器的触点实际通断容量,应小于其对应工作电压下的额定值;继电器触点的类型较多,包括:瞬时动作的动合触点、瞬时动作的动断触点,延时闭合的动合触点、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、延时断开的动断触点、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、手动复归的动合触点等,应根据受控回路对触点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。
此外,还应考虑继电器的外形尺寸是否合适,以及工作环境对继电器的影响,如工作现场的环境温度(最高和最低)、最大相对湿度、灰尘和不良气体的侵入、振动和冲击等,是否会造成继电器的损坏和误动,如果备选继电器均无法满足环境要求时,应考虑加装空调器、屏柜等措施来提高可靠性。
-
下一条:变配电现场施工及维修操作规程9则
- 返回列表